导读:如何在白酒市场蹒跚回暖局势下找到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很多白酒企业的关注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规模领先的、以清香型白酒为主的生产厂家,具有60多年酿酒业历史和发展历程的内蒙古骆驼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骆驼酒业)在保证企业稳健发展的同时,下血本打造“新帝国”,希望以此让企业焕发出新活力。
如何在白酒市场蹒跚回暖局势下找到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很多白酒企业的关注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规模领先的、以清香型白酒为主的生产厂家,具有60多年酿酒业历史和发展历程的内蒙古骆驼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骆驼酒业)在保证企业稳健发展的同时,下血本打造“新帝国”,希望以此让企业焕发出新活力。而随着6月18日,九峰山生态酿酒文化产业园国家AAAA级景区揭牌仪式的举行,骆驼酒业在“酒+旅游”新模式探索已迈出重要一步,其现有的思路和一些做法或可为希望实现跨越式新发展的企业提供一些借鉴。
搭政策快车,加速企业转型升级
“基于内蒙古酒业的基本情况与发展态势,要想在应对市场挑战中逆势而上,企业必须在价格大众化、产品差异化、品牌亲民化等方面有所作为。”内蒙古骆驼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源表示,作为内蒙古白酒领军企业,该公司当务之急就是通过产品创新和营销思路创新,在政务市场大量萎缩的客观情况下,加快市场布局的调整,积极扩展商务、旅游、婚庆等民间用酒市场。
基于这一思想,骆驼酒业决定向“价格大众化、产品差异化、品牌亲民化”实施战略转型。“我们的想法是,让产品更加贴近民间用酒的需求,特别是通过创新满足消费者对产品个性化的需求,以进一步提高在商务、旅游、婚庆等民间用酒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与此同时,一个契机也来临了。从2014年起,包头政府加码旅游业,希望通过培育旅游产业为地方经济寻找新增长点。
“优质的生态环境是酿制好酒的重要条件。”骆驼酒业生态酿酒文化产业园经理闫军表示,考虑到此点,骆驼酒业最终定下了“酒+旅游”这一转型新方向,“目的是希望通过打造酒庄等提升旅游配套功能,让游客了解清香型白酒的工艺、感受酒文化和企业文化,最终带动白酒销售。”
下血本打造 酒+旅游新帝国见雏形
当“酒+旅游”发展新模式确立后,骆驼酒业开始下血本打造新帝国,目前的总投资已达3.5亿元。而据了解,该公司每年的盈利也就1-2亿元,总投资比例之高,这在内蒙古乃至是全国都是罕见的。此外,从2014年4月破土动工到今年6月荣膺国家AAAA级景区称号,前后有效施工期仅16个多月,也从另一个层面印证其对酒+旅游”模式的重视程度。
刘源透露,该公司投入巨资创建了骆驼酒业生态酿酒旅游文化产业园。整个园区占地面积1400亩,项目总投资3.5亿元;其中,生态酿酒文化产业园区占地面积1200亩,目前已完成西北地区最大的罐装车间、人工湖、桃园酒庄等系列工程,完成投资近1.5 亿元。
“作为集旅游休闲度假、餐饮商务接待、文化演艺娱乐、窖藏原酒品卖为一体的一个工业景区,内设人工湖泊、音乐广场、水上高尔夫练习场、鲜果采摘区、野炊烧烤区、户外婚礼喜庆区、垂钓区、游船区、小型卡丁车赛道、文化群雕、会务中心、原酒窖藏、赛马场等板块,具备观光游览的功能。消费者除了来这里可以买酒、喝酒以外,还可以感受企业的酒文化,空闲之余还可以在景区内喝茶、吃饭、烧烤、划船。预计园区每年接待游客容量为60万人(次),旅游创收1500 万元左右。” 闫军进一步透露,“打造九峰山千亩生态酿酒文化产业园,最核心的目的就是将酿酒产业与生态旅游融合一体,让消费者在文化产业园里休闲娱乐之余,亲身感受我们骆驼酒的酿造工艺,了解我们的酿酒文化,从而更开心、更放心地喝上骆驼酒业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