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糖酒会”)在成都盛大开幕,作为中国酒类行业的“风向标”,本届糖酒会吸引了众多产区、品牌和产业链企业参展。其中,川酒成都产区·邛崃展厅以“白酒+威士忌+新酒饮”的“三足鼎立”格局成为焦点,展现了邛崃作为中国白酒原酒基地的深厚底蕴,以及其在多元化酒类赛道上的创新突破。
邛崃产区:从“中国白酒原酒之乡”到多元化酒类创新高地
邛崃,素有“中国白酒原酒之乡”的美誉,拥有悠久的酿酒历史和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作为川酒成都产区的核心组成部分,邛崃长期以来以优质原酒供应闻名全国。然而,随着消费市场的变化,邛崃并未止步于传统白酒产业,而是积极布局威士忌、新酒饮等新兴赛道,构建多元化的酒类产业生态。
在本届糖酒会上,邛崃展厅以“三大板块”的姿态亮相——传统白酒稳守基本盘,威士忌展现国际化视野,新酒饮则瞄准年轻消费群体。这种“三足鼎立”的布局,不仅体现了邛崃酒业的战略升级,也折射出中国酒类市场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
白酒:坚守品质根基,强化产区品牌
白酒仍是邛崃的核心产业。近年来,邛崃白酒企业不再满足于“幕后英雄”的角色,而是通过品牌化、高端化路径提升市场竞争力。此次糖酒会上,邛崃白酒企业如成都酒业集团、水井坊、文君酒、金六福、古川等纷纷亮相,突出“生态酿造”、“老窖池”、“年份酒”等核心卖点,强化产区品牌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邛崃白酒企业正加速从“原酒供应”向“品牌化运营”转型。例如,文君酒依托历史文化和高端定位,在次高端市场持续发力;古川酒业则通过“川派淡雅”风格,在差异化竞争中寻找增长点。此外,邛崃产区还通过建立“邛酒”地理标志,推动整体品牌升级,以应对白酒行业集中化趋势下的竞争压力。
威士忌:本土化酿造,抢占新兴市场
如果说白酒代表邛崃的过去和现在,那么威士忌则承载着邛崃的未来野心。近年来,中国威士忌市场快速增长,本土化酿造成为新趋势。邛崃凭借优质水源、适宜气候和成熟的酿造技术,吸引了多家威士忌企业落户,如崃州蒸馏厂、百润股份旗下的巴克斯酒业等。
在本届糖酒会上,邛崃威士忌成为一大亮点。崃州蒸馏厂展示了旗下多款威士忌产品,吸引了不少专业买家和消费者的关注。邛崃威士忌的崛起,不仅填补了中国威士忌产区的空白,也为邛崃酒业打开了国际化视野。
业内人士认为,邛崃威士忌的发展路径——先通过本土化酿造满足国内市场,再逐步走向国际。随着中国威士忌消费群体的扩大,邛崃有望成为亚洲威士忌的重要产区之一。
新酒饮:瞄准Z世代,探索低度潮饮新蓝海
除白酒和威士忌外,新酒饮(即饮酒、果酒、气泡酒等)成为邛崃展厅的第三大板块。随着年轻消费者对低度、风味化酒饮的需求增长,新酒饮市场迎来爆发期。邛崃企业敏锐捕捉这一趋势,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如合理冲撞、果酒、青梅酒、蜂蜜酒等,主打“轻松微醺”、“健康低糖”等概念。
在糖酒会现场,邛崃新酒饮展区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驻足品尝。与传统白酒不同,新酒饮更注重包装设计、口味创新和社交属性,符合Z世代的消费偏好。
新酒饮的快速发展,为邛崃酒业注入了新活力。一方面,它帮助传统酒企触达年轻消费者;另一方面,它也推动了产业链的跨界融合,如果汁企业、茶企与酒企的合作,进一步丰富了邛崃的酒类生态。
协同效应:三大板块如何相互赋能?
白酒、威士忌、新酒饮看似属于不同赛道,但在邛崃产区的布局下,三者形成了独特的协同效应。技术共享:白酒的固态发酵技术与威士忌的蒸馏工艺有相通之处,邛崃酒企可以借助传统酿造经验,加速威士忌的本土化研发。渠道互补:白酒的成熟渠道可以帮助威士忌和新酒饮快速铺市,而新酒饮的线上营销经验也能反哺传统白酒的年轻化转型。品牌联动:邛崃通过“中国酒庄产业集群”的打造,将白酒、威士忌、新酒饮纳入同一产区品牌体系,提升整体影响力。
未来展望:邛崃能否成为中国酒业的“多元创新样板”?
从本届糖酒会可以看出,邛崃酒业正在走一条“守正创新”的道路——既坚守白酒主业的品质根基,又积极拥抱威士忌、新酒饮等新趋势。这种多元化布局,不仅增强了邛崃的抗风险能力,也为中国酒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参考样本。
未来,邛崃能否真正实现“三足鼎立”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白酒的高端化突破,能否培育出全国性高端品牌,摆脱“原酒依赖”。威士忌的市场认可,能否在品质上对标国际品牌,建立差异化优势。新酒饮的持续创新,能否紧跟消费潮流,避免同质化竞争。
如果邛崃能在这三条赛道上均衡发力,并实现产业协同,它有望从“中国白酒原酒之乡”升级为“世界级多元化酒类产区”,为中国酒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范式。
糖酒会上的“三足鼎立”,或许正是邛崃酒业未来的缩影。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