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勇:蛇年国产葡萄酒不应虚与委蛇

糖酒快讯 + 关注 1个月前
导读:利他型的用户思维是国产葡萄酒成长的难题但也是正道。

文 | 吴 勇  酒业公益品牌酉贤创始人、黄河文明与酒文化渊源探索发起人、酒业观察家和培训专家

 

在这个春天里,国产葡萄酒能否迎来自己的春天?吴勇从国际环境与国内需求之间做出分析。国际环境变化,国内市场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都使得葡萄酒在中国市场存在着难以突破的瓶颈。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利他性用户思维”,在于如何去拥抱用户,不再“虚与委蛇”,或许才是国产葡萄酒,与国内葡萄酒市场提振的方式。

 

初春的国产葡萄酒世界,凛冬散尽,都还在厚积薄发的憧憬中。

 

近期接踵而至的世界各地葡萄酒资讯,让人有点喜忧参半。尤其是近些年低迷的国产葡萄酒产业,消费者的漠然旁观,让勇哥想到虚与委蛇的典故。“虚与委蛇”出自《庄子·应帝王》,本意是讽刺虚情假意,敷衍了事,深刻的寓意是教人要真诚待人——全球葡萄酒变局中的国产葡萄酒更应如此。

 

 

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2024年全球葡萄酒产量预估报告》中,基于来自29个葡萄酒生产国(这些国家的葡萄酒产量约占2023年全球产量的85%)的数据,OIV预估2024年全球葡萄酒总产量将在227万千升至235万千升之间浮动,大约是231万千升。与2023年相比下降2%,与近十年平均年产量相比下降13%,可能会成为自1961年(2200万千升)以来葡萄酒产量最低的一年。

 

先看看北半球,虽然有意大利领袖群伦,但2024欧盟的葡萄酒产量与2023年相比减少了3%,比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低11%。其中法国农业部预计2024年葡萄酒产量为393万千升,比2023年的479万千升下降了18%。西班牙2024预计生产336万千升,比去年增长18%,但仍略低于平均水平。德国81万千升,较上年下降6%。意大利预计葡萄酒产量为410万千升,比2023年增加了27万千升,增长7%。然而,2024年的产量仍然比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低13%。

 

北半球的美国是仅次于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之后的全球第四大葡萄酒生产国,预计产量为23.6亿升,比去年下降3%,但与平均产量持平。

 

再看看南半球,澳洲、阿根廷、智利、南非和巴西的产量比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低4%到21%。2024年的总产量估计为460万千升,比2023年下降了2%,比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低12%,标志着自2004年以来的最低产量。

 

南北半球的葡萄酒颓势,给逆境中的国产葡萄酒带来些微解脱——并非我一家在持续下滑,全球普遍性的问题,岂能独善其身?关注并热爱国产葡萄酒的友人们,确实不能过于吹毛求疵或口诛笔伐。

 

导致全球葡萄酒“冰火两重天”的各种因素,勇哥归纳起来不外乎如下,先说导致下降的:

 

1. 恶劣的气候环境,不利的天气条件影响了欧洲大多数葡萄酒产区,强降雨和破坏性风暴对酒庄产生破坏性影响。2024年3月26,Nature子刊《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发表了一项题为《气候变化的影响和葡萄酒生产的适应》的新研究。该研究表明,随着气候变化改变了传统葡萄酒种植的格局,英国葡萄酒可能会受益,但会损害法国和意大利的葡萄藤。研究人员发现,到2100年,热浪加剧和降雨不稳定可能会摧毁从希腊到加利福尼亚州的葡萄园,同时为英国和其他不太可能的地区的葡萄酒种植创造最佳条件。

 

数百年来,日不落帝国耿耿于怀本土无上佳葡萄酒的愤懑将得以扭转,依赖波尔多、南非、澳洲等葡萄酒的习惯将改变,世界将继续破碎下去,中国葡萄酒将“缝缝补补”?!

 

2. 消费趋势和结构的变化,尤其满足是年轻人消费群体的需求,没有体现出真诚的拥抱,也即葡萄酒缺乏创新。法国凯致商学院教授杰高表示,法国人减少葡萄酒的饮用量并不奇怪,如今酒水饮料的选择越来越多,尤其法国年轻人更加青睐啤酒、烈酒和无酒精饮料,传统葡萄酒的吸引力不断降低。

 

正如上世纪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烈酒的逐年下滑以及葡萄酒的逐年攀升何其相似——酒精消费市场的特性是在“拥抱”消费者时展现的,换言之,消费者的需求主导了市场。

 

3. 地缘政治影响,导致欧洲经济整体衰落。2024年,欧元区前三季度GDP分别环比上升0.3%、0.2%和0.4%,预计全年GDP增长仅为0.8%。制造业尤其低迷,大量企业减产、倒闭、外迁。法国市场是葡萄酒价格崩盘、酒庄倒闭、工人失业,那欧洲葡萄和葡萄酒革命事业岂能置身事外?!

 

屋漏偏逢连夜雨,俄乌打架岂止是一个“愁”字了得?三年过去了,欧洲葡萄酒五百余年的光辉岁月该说再见了……

 

法国《世界报》近日报道称,法国葡萄酒产业正遭遇产能过剩,总体过剩规模达到4亿至5亿升,也即6亿瓶,基本占到法国葡萄酒总量的15%。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1945年法国人均年消费葡萄酒高达181.33瓶,而2024年这一数字已暴跌至50瓶,降幅超过80%。

 

对比一下我国2024年葡萄酒总产量11.8万千升,等于多少瓶呢?通过Deepseek耗时98秒的“艰难”计算,约1.57亿瓶。

 

 

那人均多少瓶呢?如此简单的问题Deepseek竟然耗时98秒,尴尬的计算出:

 

 

当然,这仅仅是国产葡萄酒的饮用量,如果加上进口葡萄酒,人均估计应该是0.4瓶。未来,如能达到法国现在人均饮用量的十分之一,即人均5瓶,那就意味着国产葡萄酒总量是70亿瓶,525万千升,这难道是乐观的浮想联翩?

 

根据OIV的数据,我国葡萄园面积世界排名第三,并且是世界第八大葡萄酒消费国和第一大鲜食葡萄生产国。2024年产量数据还未完全出炉,但2023年OIV给中国葡萄酒的数据为32万千升,这与国内各大机构给出的数据14.3万千升有很大出入。国内数据过于悲观,估计2024的11.8万千升也是如此。

 

理想很丰满,其实有道理。这正是勇哥要说的导致部分国家葡萄酒总量连年递增的原因,就是新兴市场的庞大的葡萄酒需求在持续释放,如中国、印度、印尼等等。怎么还有中国?是的,这些年澳洲、法国、意大利等国的葡萄酒出口中国都是持续增长。如澳洲葡萄酒2024年对华出口爆发式增长,增幅达9162.4%,至9.07亿澳元,助推全球出口额增34.4%,但其他地区出口额下滑13%。所以,我们应乐观的坚信,中国葡萄酒市场潜力巨大,真诚经略中国市场的都将是收获颇丰。此其一;

 

第二,创新的多样性是葡萄酒增长的绝对主因,2024年意大利葡萄酒重回欧洲第一,虽然大多数意大利葡萄酒产区遭遇了不利的天气条件影响,尤其是在北部,大量葡萄园受到冰雹的影响。但意大利葡萄酒仍然一枝独秀,究其原因就在于“意大利拥有20个葡萄酒产区、超过500个官方认证的本土酿酒葡萄品种,以及始于公元前的葡萄酒酿造历史,这些因素共同成就了意大利葡萄酒在全球公认的风格多样性”。

 

2024年全球起泡酒遭遇重挫,但意大利起泡酒却大放异彩,背后的创变思维值得我们思考。用更多品种酿造出更多风格的葡萄酒,真诚的拥抱,是对消费者的极大尊重。

 

第三,康养保健需求的强力释放,如呆板的去谋取产品的“康养保健功能”一定会有规则的壁垒。但是刚结束的2025 Wine Paris巴黎酒展,除了中国本土酒业力量的精彩亮相,最亮眼的应该是无醇和低醇酒展区的蔚为壮观。酒精饮品究其实质,依然是食品,既然是食品,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大道至简,这不仅仅是全球葡萄酒或烈酒的发展趋势问题,而是拥抱人性关怀的责任和道义格局。

 

 

这其实也是情绪价值的释放,并不仅仅是“让人心里舒服”,更多是“我很真诚的在拥抱你”——利他型的用户思维是国产葡萄酒成长的难题但也是正道。

 

勇哥在这借用科大国盾量子董事长彭承志的话:选择时最好选个难的,对于平凡的我们来说,捷径往往就是歧途。

 

蛇年不委蛇,国产葡萄酒不应有随机循序的虚情假意。

 

在自己的世界里,国产葡萄酒尚且可以独善其身,但在别人的世界里断不可顺其自然,而应是竭尽全力的拥抱。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