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磊的新视界

糖酒快讯 + 关注 1个月前

 

合肥黄磊,是我的老朋友了。早在十一年前,我在组建上一个酒商成长社群时,他就是中坚分子。


“那时,我刚刚回国不久;真的不想卖酒。”黄磊说。


是不是所有酒二代,都有这样的“烦恼”?


1992年,黄磊出生于合肥郊区,父母白手起家、辛苦创业,成为当地的酒类流通龙头。在新加波读完进出口贸易专业的大学教程之后,黄磊回到国内。


专业对口的工作,就是进出口贸易:先向美国卖高尔夫球具,后在国内做净水器销售。


年少气盛,少不了在外面吃了苦头。还是回家吧。


2014、2015年间,还是回到自己家的公司,做另外一个“进出口”(酒水生意,是给大家喝的)贸易。


“父母亲起早贪黑,天天应酬喝酒,我真的不想过那样的日子。”上一辈人的卖酒日常,是琐碎,是辛劳,有时是委屈,有时是屈辱,是不能长久陪伴儿女的愧疚;当然,也有欢乐和开心。作为一个九零后的年轻人,世界观、人生观和父母大相径庭,不想接班的心态,再正常不过。


另外一个心态,也是我接触众多的酒二代之中常有的:不想接班,但又见不得父母的苦;总有一些想报恩、想证明自己、想改变行业的复杂念头。


或许就是这样复杂的心态,黄磊成为了他爸爸的员工。


边跟着干,边思考。从合肥郊区来到合肥市区,从老郎酒(产品没有了,做不下去了)到茅台酱香酒公司的红迎宾、王子酒(库存太大,资金周转慢,2020年出清),到绵竹大曲泸州系列,在合肥这么大的市场里,一直做得非常艰难。

 


“产品都是好产品,市场也是好市场。但,安徽本地产品很强大,这也是事实。”川贵产品,以品牌力渗透市场;安徽本地酒,以深度分销闻名于世,善于长久耕耘,渠道是无孔不入,营销方法层出不穷。圈内有一句俗话,“卖酒谁也卖不过安徽人。”


和父亲商量合计,还是要回到安徽酒的主战场来。


在“高炉家”小试牛刀找到感觉,现在扎扎实实做“迎驾贡酒”。


公司终于上了轨道,但终究是父母的生意,不是黄磊自己的。


年轻人,总要有自己的事业的。


“我是年轻人,我理解年轻人。我一定要找到符合年轻人消费习惯的产品,并且做成。”黄磊的看法,我非常认可。


“你看胖东来改造合肥永辉,成功了。年轻人不是不逛超市,是不喜欢老超市,他们喜欢新超市。”黄磊的观点,务实而又新颖,“比如一家咖啡店,外面是一幢老房子、里面设施先进时尚,年轻人肯定喜欢逛啊。”


“我是年轻人,这些年也碰了很多钉子。碰到困难时,我就想,偶像王阳明就在我的旁边;如果他是我,会怎么干。那个时候,我和王阳明合为一体。”黄磊,平时喜欢读哲学类的书,也是当下大火的以讲王阳明闻名的“哲学王子”王德峰的忠实粉丝。


要改变世界,先要改变自己的精神世界;要找到自己的优势,寻找里面的机会。

 


黄磊的优势,就是理解年轻人。


“虽然我和父亲在一家公司,却有不同的业务架构。我自己带了两三个人的一个小团队,做年轻人的市场。这几年,已经有了一些进展了。”偶像王阳明说知行合一,黄磊也得干得有实效。


“从0到1,太难;我选的产品,都是已经在其他市场证明过的,相当于我抄一遍作业。”啤酒,开始接触了“辛巴赫”;产品挺好,就是太贵了。接着,他又接触了“宋柚汁”。现在,他是这个产品的经销商。


“这个产品,就是我的目标:产品已经在浙江等地,卖得很火,从0到1了;但是在合肥没有火,我们有机会。”黄磊说,“这也许就是孟跃老师在酒业新势力论坛里说的确定性。”


双柚汁这个品类,柚香谷耕耘多年,终于在口罩期间,取得突破;毫不夸张的说,浙江很多传统酒商的利润,将近一半靠这么一瓶小小的果汁。


黄磊选择这个产品,选择了一种确定性,我非常认可。黄磊是一个实干的人。


产品找好了,渠道也要创新。“除了传统渠道外,棋牌室、剧本社、网咖、学校,我们已经做了两百多个特殊网点!一不小心,我还兼任了一个社会职务:网咖协会的理事长。”


对于黄磊们来说,重要的不是当下的小小成功,而是成长,是经营哲学的定型、是能够寻找市场机会的智慧。


“艾老师,我现在觉得,小镇是一个很好的渠道。这是我研究赵一鸣这样的零食店得到的启发。小镇居民,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啊。这个需求,是不是没有被满足呢?”黄磊提问道。


“要不,我们去小镇开小酒馆?”我一直看好即饮渠道,看好小酒馆,可是现在在大城市,小酒馆开开关关,似乎并不很好。


“可以啊!小镇试错成本低,消费粘度强。”黄磊的眼睛,微微放光。


哈哈,和年轻的酒商聊天,真好。


年轻酒商的未来,崭新的视角、崭新的世界;这是一个美好的新视界。


(黄磊是中国酒业新势力俱乐部成员)

 

作者:中国酒业新势力俱乐部理事长 艾庭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