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徐广生
进入2025年以来,部分酒企陆续发布“控货令”,这是企业释放“减息免租”的善举?还是改善渠道矛盾冲突的“缓兵之策”?此举一出,引发酒类一、二级市场的密切关注和行业猜想。
信息来源:行业媒体
“控货能否保价”?这个策略是否带来企业预期?本文从产业视角,解读2025年酒企“控货”的动因和影响。
“控货令”的起因
“控货”是减缓渠道承压动作之一,“保价”是保障品牌占位的最终目的。本文认为,此轮名酒板块的大面积“控货”,是2016年白酒新周期以来,产能、产品和渠道间的一次动作较为影响的调整和优化。
数据来源:中国酒业协会、行业媒体
2003年,中国白酒产量约331.35万千升,实现销售收入545.32亿元,同比增长11.79%。2023年,全国白酒行业实现总产量629万千升,同比下降5.1%;完成销售收入7563亿元,同比增加 9.7%。20余年的行业高速发展,白酒产能仅增长1.89倍,销售收入却增长13.8倍。梳理过去20余年产业时间轴呈现出三大清晰看点:“吨酒价值提升、高端贡献巨大、名酒功不可没”。20余年的产业演化历程,“产区集群化、品牌集中化”更是成为当下酒类板块两个清晰的市场特征。
信息来源:企业官方平台、行业媒体
相较于经济周期、库存周期和市场周期,白酒的产品周期是一个边缘化的行业概念,依附在产业演化中的白酒产品,也呈现由低端到高端、由高端到超高端的进化之路。这期间,企业也历经了放开条码拉升业绩、消减条码瘦身运动再到有规划性的品类系统改良升级的市场路径。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消费端看,据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发布《2023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676万人,占总人口的15.4%。从2023年度的65周岁群体来看,这个群落,也正是那批伴随和穿越中国白酒“黄金十年”的忠实拥趸。
白酒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其周期性拐点往往与宏观经济的重大波动或社会事件相关。从本土白酒消费属性分析,除经济因素外,消费迭代的影响也是造成此轮“控货”的主要动因之一,主流酒民的分化与新生代的衔接无疑正影响市场间的起伏波动。
上游酒企“控货”带来的影响
从价格层面观察,2025年春节期间,第八代五粮液价格持续提升,单瓶批价从900元以下回升至940元-950元,稳价效果立竿见影。五粮液的短波表现和蝴蝶效应,引发白酒板块的竞相效仿,进而催生一场普遍性的“控货”潮。
上游酒企的“控货”动作,无疑可以使中、下游合作伙伴获得短期的“休养生息”,适度调整市场对品牌的“审美度和饥饿感”,对于缓冲和修复较长一段时间以来,渠道压仓带来的“市场变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对企业自身而言,通过“控货”策略,一方面可以缓解渠道冲突,平衡供需关系和稳定市场价格,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索品牌发展的弹性机制提供了经验和素材。
从白酒行业整体扫描,此一轮大面积的“控货”现象,也折射出当下酒类市场所存在的消费疲软、购买力下行的普遍共性,倒逼上游酒类生产企业重新构建新型供需关系和策略规划。
酒企“控货”背后的“一体两面”
“控货”是酒类行业短期调控市场的一种策略,但并非是品牌的“救命稻草”。这是因为,近期的酒类“控货”主体泛指名酒板块,地方白酒无此殊荣。名酒板块的市场运营系统是受经济波动、生产总量和供需关系的综合影响。除外部因素外,行业内部还存在“此起彼伏”的卷化竞争生态。某一款白酒产品短期控量,存在局部市场稳定和拉升价盘的因果逻辑,但是也会出现因为某一款白酒的控货,被竞争对手迅速填补份额的可能。所以,从酒类行业全面战略竞争格局评价,“控货保价”只能是算作酒企针对市场修复的一种阶段性协同策略。
长期来看,提升酒企综合竞争力才是王道
上游酒企的“控货”本质就是缓冲当下渠道承压、供需矛盾和稳定价盘,是一个片面的局限认知。从酒类产业生态进化层面研判,未来一段时间里,上游酒企品牌高溢价和中、下游渠道的微利现状并未实质改变;名酒板块集中纵向对地方白酒的降维打击格局没有变;名酒板块内部之间横向上的竞争抗衡态势没有变;名酒集群、集中化的市场走向没有变。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酒业协会
基于酒类产业板块结构和趋势分析,中国白酒将长期处于和面对竞争中发展、发展中竞争的进化生态。短期的“控货”的确能够带来市场“保价”的作用,但是基于行业演进与竞争维度而言。企业要想获得长期性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在品牌和市场间不间断打造品牌张力和进行营销创新,这才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不二法则。
读取几家控货酒企发布的“控货”信息,2025年初的所谓“控货令”并非全品系联动,只是某些企业拿出一款或几款产品进行“市场调试”。
以酒企策略的实质性论断,部分酒类企业的“控货”也更非一场充满善意的“路演秀”,而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下一轮的“市场收割”。
“减速是为更好地加压”!
对于酒类一、二级市场的行业解读,2025年的白酒行业尤其是几家头部企业的这次声势浩大的“控货”风,并非耸人听闻的“大事件”,也勿需放大行业焦虑高调渲染。此轮酒企大面积放低姿态的普遍“控货”,只是白酒产业高速发展进化过程中的一次以产品为着手点的阶段性“系统修复”。
——不会触及和影响2025年白酒基本面和周期走向。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