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而来,酒香中安家
文 | 罗玉婷
李继齐:天津市酿酒工业协会会长、天津衛酒集团公司董事长、天津芦台春酿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芦台春非遗传承人、国家一级品酒师、一级酿酒师,高级酒体设计师,高级工程师。
坐落于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芦的芦台春生态园是很多天津人心中的“桃花源”。每到秋冬季节,当室外一片肃杀,生态园内却是绿意盎然,小桥流水的温柔景色,是宁河区的网红打卡地。园内用地源热泵原理保持着四季如春的舒适温度,似乎是芦台春“舒适酱香”的体感外化,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芦台春的品牌散播开去。
与很多一辈子都和白酒紧密相关的从业者不同,李继齐是一位“跨界者”。在接手芦台春酒业之前,他先后从事了服装外贸和煤炭能源贸易。商海浸淫二十年,他选择转向实业,在酒香中实现后半生的理想。
有人用脚步丈量世界,李继齐用半生丈量中国经济脉搏。服装、煤炭、白酒,三个毫不相干的行业被他串成一条命运曲线。20多年的商海沉浮,给了他超越行业的视角,对白酒与行业都有独到的理解,而芦台春在这位“非典型”掌舵人的带领下,将走向怎样的未来?
三次转向
每一次都是时代注脚
老话说,时势造英雄。但识别时代的趋势,是成为英雄的关键一步。
在李继齐的人生履历中,三次选择至关重要。“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刚十年,当时国家缺外汇,做外贸不仅能赚钱,还有外汇补贴。我就开始做服装外贸。”李继齐回忆起自己商业生涯的起点,满是怀念。即使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他谈起服装的材质、纺织工艺、流行款式依然信手拈来。
“我这个人很较真,要做一件事就要把它搞懂。所以我当时不仅做贸易,自己也做设计师,研究哪些款式卖得好,哪些材质更流行。”二十多年后,当他接手芦台春酒业后,也把这份较真精神带入了对酒的研究中。
1996年,国家取消外汇补贴,服装外贸也从最初的“蓝海市场”成为竞争非常激烈的成熟市场,这时李继齐果断选择了转行,他把目光投向了煤炭生意,全国各地出差,寻找卖家和买家,当一个“赚差价”的中间商。
十年煤炭生意,李继齐跑遍了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在奔走中结交形形色色的人,觥筹交错中不断丰满着他对商业的认知,也启迪着对人生的思考。李继齐说:“贸易来得快去得也快,经济不好可以停,小团队养得起,实在不行解散,等有机会再组队伍。虽然赚到钱了,但是总有随时被时代抛弃的危机感,那时候开始有做实业的想法,让自己沉下来,静下来,有踏实感。”
2008年5月,李继齐从山西发出了最后一列煤炭到塘沽港,正式退出煤炭生意。年底,煤炭价格暴跌,彼时全身而退的李继齐已回到离开多年的故土,接过了芦台春酒业的大旗,实现了他的第三次转行。
“我结束了煤炭生意时,也在思考自己接下来应该做什么。正好这时候了解到芦台春酒业有引入新的资本进行重组的计划。”经商多年,让李继齐积累了足够丰富的阅历和见识,去判断这是不是一桩划算的生意。
作为土生土长的天津宁河人,他更是深知芦台春的品牌价值:“2008年国家经济向上的势头很猛,老百姓收入增加了,对品质自然会有更高要求。我预感到消费会迎来品质升级,这是我看好芦台春的最重要原因。”
2008年10月,李继齐出资收购芦台春酒业40%的股份。2017年,天津泰达完全退出,李继齐全资控股芦台春酒业,成为天津地产酒的重要力量。
外贸、煤炭做的是资源生意,需要审时度势、快速决策、紧跟时代。而白酒是时间的生意,投资周期长、回报慢,需要沉下心来静等花开。李继齐快速适应了新的身份,将他较真的性格投入芦台春北派酱酒的生产研究中,按照自己的想法勾画芦台春的未来图景。
“死磕”到底
解码芦台春的芳香密码
在中国白酒版图中,天津芦台春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1972年,白酒酿造专家周恒刚将他曾主持的“茅台试点”工作中发现、分离出的几百种微生物细菌带到芦台春酒厂的前身“宁河酒厂”进行培养繁育,成功研创出“中国北方第一瓶优质麸曲酱香型白酒”。周恒刚为其命名为“芦台春”。芦台春的诞生打破了中国北方酿不出酱酒的论断,成为中国酿酒工业史上的重要节点。
这瓶填补了北方酱酒空白的芦台春,一经上市便引起了轰动,销售火爆,很多地方更是一瓶难求。芦台春爆火的年代,正是李继齐的少年时代。或许正是深埋在记忆中的馥郁芬芳,召唤着他在积累了足够资本后,一头扎进陌生的白酒世界,与众多酿酒工人、科研人员一起,为提升芦台春的品质与口感而“死磕”到底。
2009年,李继齐出任芦台春酿酒总经理一职,全面负责芦台春的生产和经营。此时的芦台春表面上是一家酒厂,实际已经很久没有成规模的酿酒,变成了一家年产5万吨的酒精厂。李继齐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恢复酿酒。
他找到厂里的老工人,按照工艺重新下沙、发酵。到仁怀、宜宾、泸州、吕梁等产区走访,拜访老师傅,了解不同的工艺、原粮对酒体的影响。邀请赖登燡、吕云怀等酿酒大师来指导酿酒。他和老师傅们一起摸索如何在北方酿出好的酱香酒,寻找影响酒体品质的因素,不断尝试不同的温度,不同的发酵时长,研究不同菌群对酿酒的影响。“走了很多弯路才找到最适合的发酵环境条件。”李继齐说。
为了更科学地探索酿酒中各项因素产生的影响,芦台春在2012年获批建立了国家级CNAS检测中心,成为国内白酒企业第六家、天津白酒行业第一家通过国家权威机构CNAS认可的白酒检测中心。2023年10月,检测中心再次升级,获得CMA检验检测机构认定资格证书,为芦台春酿造精优酒品,实施品质管控提供了技术保证。
白酒企业做科研是必修课,芦台春在科研方面的投入是不遗余力的,甚至在很多人看来是没有必要的。但李继齐仍然坚持:“我不明白的地方,我需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有了这座实验室,芦台春就能独立开展各项实验,有针对性进行产品研发。”
有了国家级实验室的加持,芦台春的科研人员更充分掌握了在北方酿造好酱香酒的关键工艺,根据北方消费者的口感偏好,从工艺层面调整芦台春的酒体风格。改造后芦台春多轮次生产工艺,在南派酱香“12987”工艺基础上,多了陶坛自然老熟1年后盘勾,再经地下酒窖中的木制酒海、紫砂陶坛窖藏陈酿5年以上两个环节,从此确立了“1298715”的工艺特色与“舒适酱香”的风味优势,在酱香酒品类中独树一帜。
2018年,芦台春在多年研发基础上推出了旗下酱香型白酒高端品牌“北酱”。从工艺和发酵菌种来看,“北酱”与茅台“同宗同源”。同时又更加因地制宜,北酱被茅台多了25%的发酵时间,让有害物质得到充分分解转化了;充分利用天津芦台区气候温和,湿度适中,通风良好的环境特点,有效控制杂菌扩散。“北酱”的口感柔和,诸味协调,更适合北方消费者的饮酒偏好,成为北派酱香的代表风格。
同年,芦台春与天津科技大学达成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将优化工艺、提升品质常态化。在科技的助力下,芦台春产品重回消费者视野,品牌焕发昔日光彩:芦台春酒业被评为津门老字号,其传统酿造技艺列入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被评为中华老字号;国家检验检疫总局将芦台春酒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芦台春”成为天津酒业地标品牌。
几年时间,李继齐通过学习从“门外汉”升级为专家型企业家。由他主导创研的“多曲酱香酒酿造方法”获得国家专利。拥有国家一级品酒师、一级酿酒师,高级酒体设计师,高级工程师等多项资质,还在2024年当选天津市酿酒工业协会会长,如今的李继齐谈起酿酒头头头是道,滔滔不绝,更善于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普通人快速了解好酒的本质。
沉迷科研的李继齐最近在做实验,试图搞明白酱香白酒里那占比2%的有机化合物和乙醇的关系,帮助消费者重新认识白酒,形成新的饮酒文化。他将继续“死磕”:“科技得为健康着想,而不只是为了财富。”
长线布局
构筑品牌内驱力
芦台春推出高端品牌“北酱”之时,也正是酱香白酒爆发式增长的开端。在全行业追逐酱酒热的时候,手握北派酱酒代表品牌芦台春的李继齐,没有选择跟风赚快钱,而是稳住既有节奏,除了在科研上投入,又追加投资,以芦台春酒厂为基础,探索“酒旅融合”的发展路径。以长线布局,培育品牌更长久的生命力。
李继齐透露,2015年前后他就开始谋划“酒旅融合,文商互促”的发展路线。从2016年着手筹建,到2022年先后建成芦台春生态园、芦台春酒客栈以及芦台春地方文化博物馆三大主体。整合企业已有的“中华第一窖”地下储酒库、百年酒海、酿酒车间、芦台春酒品鉴展售及个性化酒品订制中心等工业旅游资源,形成了一座集生产、体验、研学、悠闲、餐饮、消费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成为天津地产酒文化的代表。
如今的芦台春文化创意产业园已经是宁河区工业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每逢周末,园区内人流如织。他们可在芦台春地方文化博览园中从自然生态、历史文人的角度重新了解芦台镇这片热土;也可在生态园内品茶饮酒,享受美食;或在客栈内小住两天,拥有一段闲暇时光。
通过“吃住行游购娱”全链布局,产业园构建起“前店后厂”生态模式。李继齐介绍,每到超三十万的游客中有10%会去参观酒厂,能创造约千万级别的销售额。而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会通过线上方式回购。这座占地近十万平方米、桃花源般的产业园,成为芦台春品牌传播的最佳媒介。它持续不断地吸引着游客到访,以自然而沉浸的品牌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着培育着芦台春的品牌支持者,实现了“体验即营销”的品效转化。
从商多年,李继齐对商业竞争的格局格外透彻。“天津的白酒市场规模有100多亿,但是天津地产酒只占了不到5%的份额。我们规模小,品牌力还不够,要和名酒竞争,就要不断输出本土地域文化,持续与当地消费者进行情感沟通。”李继齐表示。芦台春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正是他打造的品牌道场,将本土文化内化为芦台春的品牌文化,用故土文化引发与消费者的情感,树立品牌优势。
产业园对芦台春品牌的助力并非立竿见影,而是在日积月累中发挥出真正的力量。李继齐对此也不着急,他有充分的耐心等待芦台春品牌积累到爆发的那天。眼下他要做的是持续抓好产品质量,构建好销售渠道,把市场工作做扎实。
目前芦台春构建起浓香和酱香两大品类,拥有衛系列、酱酒系列、封坛系列、陈酿系列、清香系列、创意小酒等多品系、全价格带布局的产品格局。占比90%的浓香酒主要做天津本地市场,酱香酒则集中在东南沿海市场。
“我对芦台春的期待是达到25亿左右的销售规模,产品本身的品质实力和品牌张力,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去年芦台春与和君咨询达成了战略合作,深化市场布局,为品牌进一步发展做好准备。
李继齐很好看酱香酒的发展,将会持续扩大酱香酒的份额占比。2025年,芦台春新增2000吨酱香产能,将有力提升北派酱香的市场声量与行业地位,巩固品牌发展的内驱动力。
在时代浪潮中,有人随波逐流,有人锚定航向。李继齐以实业家的清醒、科学家的执着与文人的诗意,在芦台春的土壤中播下了一颗关于匠心与远见的种子。他用半生验证了——真正的商业智慧,是跨越周期的定力。
从钻研麸曲酱香的工艺密码,到打造万米酒窖的时空对话,每一步都凝聚着对本质的叩问;从三次行业转型的敏锐洞察,到十年酒旅融合的长线布局,每一次抉择皆是对趋势的躬身预判。当世人追逐酱酒狂潮时,他选择以科研筑牢品质根基;当行业沉迷流量竞速时,他构建文化道场沉淀品牌厚度。这份“慢即是快”的哲学,让芦台春在浮躁的市场中自成静水深流。
如今的“北酱”出津门、酿新章,不仅承载着北方酱香的基因觉醒,更映射着一位实业家对地域文化复兴的深沉抱负。岁月窖藏理想,时间终将犒赏智者。当科技与人文、传统与创新在此交融,我们相信,李继齐这位永不止步的“较真者”,将在新时代的酿造图谱中,为芦台春书写更馥郁的未来。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