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吴明辉
酒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范围内的非常规涨价浪潮。
近日,葡萄酒与烈酒贸易协会(WSTA)、苏格兰威士忌协会(SWA)、英国烈酒联盟(UKSA)和400家烈酒公司致函英国财政大臣,要求在即将发布的秋季声明中冻结酒类消费税。致函的信息显示,英国自8月1日增加10.1%的酒精税以来,仅两个月英国酒类价格便已上涨了3%(去年同期为0.8%)。
除了英国,在俄罗斯酒类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2023年7月酒价相较于2021年同比上涨了27%,干邑白兰地价格上涨20%,伏特加价格上涨13%,葡萄酒价格上涨9%;在加拿大,近期也上调了联邦酒精税(为40年最大规模的饮料酒精税增长),预计2024年4月正式实施,NerdWallet分析认为加拿大人平均每年将在酒类上多支付约52.73加元。而在波尔多交易体系9月发布的名庄酒价格中,也呈现出普涨的现象。
从啤酒到烈酒再到葡萄酒,从欧洲到亚洲再到美洲,酒类价格都在一路上涨。
较大范围的涨价
从公开的信息来看,近两年涨价所波及到的面十分广。
在啤酒品类上,德国酿酒商协会发言人Nina Göllinger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2年以来,由于成本上涨明显(涨幅约10%),导致欧洲啤酒价格大幅上涨。”Bump Williams咨询公司分析和洞察副总裁戴夫·威廉姆斯也表示:“2022年10月至12月,美国啤酒的平均案例价格上涨了7%至8%,但通常情况下,啤酒类的年增长率在3%至5%之间。”中银证券在《啤酒行业2023年半年报综述》中也统计了国内四家主要啤酒企业2023年上半年的价格,其中Q1、Q2吨价增速分别达到了3.0%、5.8%,涨价的趋势更加明显。
具体到企业层面,喜力、嘉士伯等全球几大头部啤酒品牌均在多频次、大幅度的涨价。如喜力啤酒,光是在2022年就至少大规模上调过三次价格(在不同的城市也会有相应的调整),涨价幅度分别为5.8%、3.4%、10.7%。而2023年喜力啤酒仍未停止涨价的步伐,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2023年前三个月,喜力啤酒平均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12%。
在烈酒品类上,包括千邑、白兰地、威士忌等在内的品类在2023年前后也出现了价格普涨的现象。根据公开信息,今年3月份以来,酩悦轩尼诗帝亚吉欧洋酒(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人头马君度进出口有限公司、保乐力加(中国)贸易有限公司等洋酒巨头相继发布了调价(上调)通知。除此之外,其他二三线干邑、白兰地、威士忌、利口酒朗姆酒、伏特加、金酒等洋酒品类中的其他品牌,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如爱丁顿旗下的麦卡伦、高原骑士、威雀等威士忌产品在5月也再次涨价,距上次调价仅半年。
而在葡萄酒品类上,涨价的热潮也吹到了此处。在法国,根据尼尔森研究所(NielsenIQ)的调查,2023年2月以来,法国葡萄酒价格同比已上涨9.8%,这种涨价让法国消费者购买葡萄酒的平均支出增长131欧元(从2021年算起)。而在意大利,各个产区的葡萄酒也在涨价。亿麦国际总经理吴昊表示:“皮埃蒙特今年大概上涨了8%,托斯卡纳则上涨了5%。此外,位于意大利西北部皮埃蒙特产区的巴罗洛、巴巴莱斯科等知名精品酒产区也都在涨价。”
葡萄酒的普涨直接体现到了进口葡萄酒均价上,根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酒类进出口商分会数据,2023年我国进口葡萄酒均价出现大面积上涨,前九名中(进口额占比超过1%),只有智利和新西兰出现下滑,其他七个国家均大幅上涨,法国酒进口均价上涨21.60%,意大利和西班牙涨幅超过30%。对比2022年、2021年、2020年等过往年份(涨幅分别为6.6%、-11.6%、10.4%),今年15.58%的涨幅更为明显。
非常规性涨价
这轮全球较大范围多酒种的涨价浪潮原因与产能变化、企业策略、地缘政策都有关系,但最直接的原因是近期多国上调了酒类的税率。在英国,自今年8月起实施了新的酒精消费税,新税率相较于此前增加了10.1%;在加拿大,政府再次考虑提高“啤酒税”,预计将于2024年4月在原来的税率上增加4.7%,此外美国、日本等产酒大国也纷纷上调了酒类的税率。Beer Canada总裁CJ Hélie直言,税率的大幅上涨将直接被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而造成酒精相关税率今年以来大幅提升的原因在于全球经济通胀较高。《IFF2023年全球金融与发展报告》指出,全球通胀压力仍然存在,目前市场的共识是全球通胀率在2023年为7%。IFF学术委员、亚洲开发银行前副首席经济学家庄巨忠表示,如果货币紧缩结束得太早,会导致通胀再度飙升,再此背景下紧缩的货币和金融状况仍将继续。而增加税收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中最为常见的手段之一(增加消费税提升商品价格有利于将货币从流通市场收回央行)。
与此同时,全球性的通胀也给酒企带来了用工成本以及生产成本的增加。嘉士伯在其财报中明显表示,通货膨胀对其整个市场的成本和费用构成了压力(原材料与包材成本合计超过50%)。根据德国酿酒商协会的数据,通胀使得啤酒制造商酿造麦芽的成本上涨了100%,玻璃价格上涨了80%。和富酒业销售总监谢斌也表示,高端干邑和高端威士忌的水晶瓶由于用工成本和国际天然气价格上涨导致其包装成本大幅上涨。
通胀下税率的提升、成本的大幅增长都催促着全球酒类价格的上调,企业也只能通过价格上调的方式将压力转移到消费端,加拿大啤酒公司总裁CJ Hélie透露道,在生产端4.7%的税传递到消费者手中时价格就被放大了30%,这并不利于当前环境下企业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而言影响更为明显。
不过此轮非常规涨价对于头部企业也非全是负面影响。一方面,在全球经济通胀的背景下,头部企业在大众价位市场可依托于规模效益,在生产成本、运营成本增长的背景下,可以进一步拉开与腰部企业的差距,从而形成价格优势;另一方面将促使企业梳理并调整价格体系,顺势推动品牌向高端发力。万国酒联(北京)国际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宋继认为,当前全球主要市场消费升级仍是其主旋律,随着经济逐步回暖、消费力持续提升,酒类市场未来一定是上升的趋势,而头部企业在成本、产能、品牌优势下,更易通过提前占领价格高地建立高端优势。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