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4000字,阅读需要10分钟)
本文内容要点
1、盒马香港IPO被搁置
2、一个月内已经有6家“衣食住”企业IPO撤单
3、可能是IPO阶段性收紧之后,进行实质性的劝退”
4、如何借壳曲线上市或者考虑新的板块
日前,“盒马香港IPO被搁置”的消息刷爆朋友圈,据知情人士称,原因是与潜在投资人谈判后的估值不达预期。因此,盒马可能无法实现其在2024年5月之前上市的目标。
事实上,盒马IPO计划受挫的消息并不令人意外,近期老乡鸡、沃隆食品、鲜美来、紫林醋业等餐饮、食品类公司均已主动撤单终止主板IPO。更有消息传出:“吃穿住”在审拟IPO企业基本会被劝退,未申报的暂缓受理。
今年6月,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阿里巴巴将很快寻求香港交易所对其旗下零售平台盒马鲜生分拆的批准,最快将于今年11月实现改组后首例分拆上市。如果盒马上市成功,其将成为阿里巴巴改组后首例分拆上市。
近期有消息称“盒马香港IPO被搁置”。数据显示,盒马鲜生估值可能在40亿美元,低于其2022年考虑筹集私募融资时设定的60亿美元至100亿美元目标。对于IPO搁置事宜,盒马方面对媒体回应称“不予置评”。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以来,盒马加快了开店速度,其中6-8月即开出18家盒马鲜生店,9月新开出的盒马鲜生门店数量预计为20家,盒马鲜生门店总数将突破350家。按照盒马的目标,十年间要服务10亿消费者、全国销售额达10000亿元,并建立1000个盒马村。
盒马此次上市计划搁置,或将无法实现其在2024年5月之前上市的目标。据悉,阿里巴巴资本管理委员会最近决定等待更有利的市场再推进盒马IPO,并将优先考虑其他部门的上市。
零售商业财经认为,“阿里将暂停盒马香港IPO计划”的消息在此时爆出并不令人意外,一是老乡鸡、沃隆食品、鲜美来等餐饮、食品类公司近期已主动撤单终止主板IPO;二是阿里集团分拆后,最早官宣IPO的盒马是由张勇一手促成的,如今高管层履新,新官理清“旧账”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调整时间。
9月6日,上交所披露,因鲜美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鲜美来)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对于此次撤回上市申请,公司证券部人士回应称,是基于公司上市战略调整及资本市场环境因素考虑。
此次IPO上市申请已经是鲜美来第三次闯关。
早在2020年,预制菜品牌“涨”声一片,鲜美来也于当年7月办理了IPO辅导备案,合作券商是中金公司。但一年后,中金公司突然宣布终止上市辅导。之后,光大证券接手鲜美来的上市辅导工作。
2021年11月,鲜美来首次递交招股书,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半年后,证监会披露质询意见,鲜美来回复后再无进展。
直到2023年3月,鲜美来再次更新招股书,最终以撤回上市申请而告终。
而在鲜美来撤回IPO申请前,自8月15日至今一个月内已经有6家“衣食住”企业IPO撤单。
其余5家相关企业分别为大洋世家(浙江)股份公司、书香门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老乡鸡餐饮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沃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同富特美刻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撤单时间为8月15日至9月3日。
其中,老乡鸡已多次冲击IPO未果。去年5月、10月老乡鸡曾两次递交招股书。回顾老乡鸡的拟上市历程:2023年2月28日,老乡鸡上交所主板IPO申请获受理;3月31日,接受问询;8月23日,老乡鸡宣布主动撤单;8月28日,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图据网络
同样的,虽然开创了“每日坚果”的新概念,但沃隆食品未能如愿成为赛道掌舵者,同赛道的洽洽食品、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盐津铺子和来伊份均已在A股上市,沃隆却在临门一脚时终止了上交所主板IPO。
再往前推,7月份,有着“中国醋业二当家”的紫林醋业,上市梦也碎了。上交所终止了对其的上市审核,原因是该公司主动撤回上市申请,而这距离2023年3月2日上交所受理紫林醋业的IPO申请仅过去了三个多月。
在此次递交招股书之前,紫林醋业已谋求上市多年,分别于2016年6月、2017年12月、2020年7月和2021年9月先后四次递交上市申请材料,但都无疾而终。
在终止IPO的这些食品企业里,公开的财务数据暴露了一些短板。
鲜美来的毛利率低于国内同行。招股书显示,鲜美来2020-2021年的毛利率分别为23.51%和20.76%,而安井食品、海欣食品、千味央厨的毛利率均在24%以上。
另外,存货高企也成了鲜美来IPO路上的拦路虎。招股书显示,2020年末、2021年末及2022年末,其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2.94亿元、3.68亿元和4.42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分别为67.54%、 64.10%和67.85%,主要为虾类、鱼类等冻品,其对储存环境的要求较高,存在因周转不及时或产品滞销而导致的大幅计提跌价风险。
成立至今不到8年的沃隆,原本在食品领域属于处于高速发展期的新兴品牌,营收和利润却也呈逐年下滑趋势。从2019年到2022年上半年,沃隆食品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65亿元、8.89亿元、11.08亿元和4.36亿元,其中2020年的营收同比下滑23.7%。
紫林醋业的盈利能力也难言“及格”。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紫林醋业分别录得净利润1.04亿元、1.01亿元、9115.76万元和4039.31万元,扣非后净利润则分别为9613.75万元、1.03亿元、8283.03万元和3773.10万元。
除了上述业绩原因之外,这些企业终止IPO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本市场环境因素”。
2023年初,证监会对核准制下的主板申报做出行业限制——明确“红灯行业”(白酒、防疫、学科培训、殡葬、宗教事务等)不能申报,“黄灯行业”(服装、家居、家装、大众电器、食品、餐饮连锁等)仅行业头部可以申报,但拒绝通过烧钱、猛增加盟商等模式发展壮大的项目。
2月17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制度规则发布实施之后至7月末,主板也仅有6家“衣食住”企业撤回IPO,不寻常的是,近一个月内密集出现6家企业撤回IPO申请。投行人士向澎湃新闻分析道,“可能是IPO阶段性收紧之后,进行实质性的劝退”。
投行业务资讯在《关于IPO审核的最新政策和标准综合判断》一文中,更是从近期上会企业情况以及官方政策综合判断以下网传热议5条:
IPO审核的最新政策和标准到底如何?
1、主板净利润门槛1亿元;创业板净利润门槛7000万元。
2、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申报原则上不受理。
3、IPO项目动态控制,转为北交所申报增多;再融资不是彻底停止只是收紧。
4、“吃穿住”在审拟IPO企业基本会被劝退,未申报的暂缓受理。
5、公司或实际控制人有过资本市场不良记录或有案底的,原则上不受理。
但截至目前,IPO排队企业中,尚有20多家“衣食住”企业,其中就包括德州扒鸡、老娘舅、想念食品、八马茶业、中乔体育等知名企业。这些企业能否顺利IPO呢,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第一食品资讯:“这些企业撤回IPO一定是有他们的核心原因,既有内部的公司结构问题,也有业绩或者利润这一块不理想的原因。整体来看,对于这一波的IPO撤销,我觉得是良性的。”
朱丹蓬同时指出:“随着国家对于IPO的管控越来越严格,整个资本市场也迎来了新一波的监管。整体来看,国家对于IPO的企业的要求是全方位、多维度的,其实就是为了净化、规范中国的资本市场,让整个资本市场走向可持续发展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大节点。”
港交所,成为消费类企业冲击上市的首选地。一部分餐饮消费企业如乡村基、捞王、七欣天选择港股上市,但至今尚未收获好消息。
茶饮赛道,沪上阿姨拟赴香港IPO,预计今年年底递交招股书。同时,消息传出茶百道、古茗也正在考虑赴港IPO,尽管品牌方回应不予置评。
图据网络
但是,对于港股而言,虽然上市速度快,但估值可能会比较低。据蓝鲨消费报道,一位消费投资人曾表示,“我们在跟早期被投企业设计架构会提醒他们,香港市场估值往往是境内的2/3,但是境内问题是发行的不确定性。两边都需要调整好预期。”
此外,港股的发行费率相对偏高,通常超过募集资金的5%,有的小型公司发行费率甚至高达30%。“如果公司体量很小的话,除去发行费用,上市可能融不到多少钱。”某知名律所合伙人李明(匿名)告诉蓝鲨消费。
另外,美国、新加坡、瑞士等海外市场的上市可以考虑。霸王茶姬就正在与美国银行和花旗合作,探讨潜在赴美IPO。
同时,“借壳曲线上市或者考虑新的板块或许是不错的选择。质地比较好的消费企业,也可以考虑北交所。因为北交所成立时间短,更希望吸引一些优质的企业。当然,北交所也有自己的问题,投资活跃度、交易量需要看以后的发展情况。”李明透露。
部分资料来源——
证券时报:《估值不达预期?盒马IPO被搁置,其他生鲜电商究竟赚钱没?》
蓝鲸财经:《盒马官方回应:暂缓上市》
蓝鲨消费:《老乡鸡、鲜美来等终止IPO,消费企业上市“濒临绝境”?》
澎湃新闻: 《收紧趋势延续!近一个月已有6家“衣食住”企业IPO终止》
投行业务资讯:《关于IPO审核的最新政策和标准综合判断》
作者丨小满
编辑丨照照
视觉设计丨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