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又双叒叕整新活了。8月16日,#海底捞可以洗头发了#话题冲上热搜。从网友晒出的图片可以看出,除了之前的美甲服务外,旁边还放了一个洗头椅。这家店在无锡茂业天地,旁边的提示牌显示,洗发服务为200捞币兑换一次。
图源:网络
该门店回应称:前两天刚开始推出洗头服务,也需要和美甲服务一样取号排队,洗头大概20分钟一个人。现在先是试点,未来可能会一点点向全国推广。第一食品资讯获悉,其实早在2021年,广东清远锦绣清城店就推出过洗头服务,只不过在疫情期间停止了。
除了洗头之外,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火锅界的最强“显眼包”海底捞今年可没少整活,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海底捞做不到的。
8月9日,山东青岛。网友发布视频称,在青岛李村乐客城夜街偶遇海底捞摆摊卖火锅,夜市摊位上还挂着“海底捞火锅”的招牌。
图源:网络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摊位上售卖着8元/份的茴香小油条、9.9元/份的毛血旺、16元/份的现炸酥肉,以及18元/份的冒脑花等菜品,价格和海底捞门店一样。随后,#海底捞开始在夜市摆摊#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全网讨论。有网友表示,“小吃摊和火锅店都沉默了”、“海底捞是懂下沉市场的”、“海底捞你是会做生意的”、“海底捞-极速版”、“海底捞打开了新思路”、也有网友认为,海底捞此举可以推广到全国。
图源:网络
公开资料显示,海底捞这种“夜市”摆摊模式,主要集中在青岛、上海和山西。青岛主打小摊模式,卖各种小吃、饮品;上海与青岛的略有不同,以串串为主,包括钵钵鸡,狼牙土豆;山西主打的是户外宵夜车,在外围还摆了很多露营桌椅,有大排档的感觉。
对此,海底捞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出现的外摆形式,是门店结合当地顾客的消费喜好进行的个性化创新试点,为游夜市、逛市集的市民提供一个休闲美食打卡的尝新体验。后续将持续关注顾客反馈,不断优化。
除了与夜市摊主抢生意之外,今年以来,海底捞还搭上了“演唱会经济”的东风,成为了演唱会外场的最强“显眼包”。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帖称,蔡依林演唱会结束后,海底捞直接开着大巴到场外,工作人员举着横幅,拿着荧光棒和喇叭,化身最强气氛组来拉客。在车上,海底捞为粉丝们提供了瓶装水、小面包,甚至还有荧光棒、音响和话筒。到了店内,话筒和音响以及粉丝限定狂欢区,也已经全部到位。据知情人透露,也不是上了车就非得吃火锅,海底捞会贴心地把他们送到地铁站。
图源:网络
海底捞类似的整活行为还出现在周杰伦、五月天、张韶涵、鹿晗、TFBOYS等明星的演唱会结束之后。比如,8月6日,备受瞩目的TFBOYS十周年演唱会在西安举行,有网友发帖称,演唱会当天最紧张的当属奥体附近的海底捞们。有海底捞的工作人员表示,害怕粉丝吃着吃着打起来,海底捞还在店内区分了红区、蓝区、绿区、和橙区。
图源:微博网友
针对演唱会拉客的行为,海底捞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注意到,今年演唱会比较火爆,散场后很多人一时半会儿打不到车,所以我们早早做好准备,希望能为深夜饥肠辘辘的歌迷,提供一个离开现场、保持嗨聚氛围的快捷通道。”
收留“特种兵”旅游的大学生、推出洗头服务,给顾客过生日……海底捞不断地创新和极致的服务,让顾客直呼“它真的,我哭死,这钱活该海底捞挣”。
除了整活之外,海底捞还在产品上下了功夫。
今年5月份,海底捞全新升级的夏季新品上市,包括岭南黄猪肚鸡锅底、很牛的牛蛙、马蹄吱吱墨鱼滑、和牛牛油牛肉滑、藤椒味千丝牛肉、现剪现吃豌豆苗和创新性十足的珍珠玉米笋。此外,春夏新品中的甜品和饮品分别是奶味香浓不甜腻的夏与荷冰慕斯和顺滑清爽的夏日抹茶生椰。仅五一假期三天,这9款新品就售出超127万份。其中,岭南黄猪肚鸡锅底,单日销售数最高达到了15万份。
今年以来,海底捞增加了在夜宵产品上的探索。7月15日起,每晚21点海底捞夜宵就会上线,推出“热卤、牛蛙、小龙虾”夏日夜宵三剑客,均是香辣口味。同时海底捞也推出了有料燕麦奶黑糖味冰粉和四款精酿啤酒,作为夏日火锅解暑神器。
图源:海底捞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满足每个区域不同消费者需求,海底捞不同城市门店还会推当地的小吃。例如,武汉门店有热干面,成都有豌杂面,北京有糖葫芦。甚至每个城市门店还有限定款,如上海有黄灯笼椒火锅,昆明有椰香冬阴功锅底。
同时,今年上半年餐饮业强势复苏,出游人数激增,助推了海底捞的经营回升。
数据显示,2023年情人节当天,其全国门店接待人次同比去年情人节增长超25%;“五一”假期前三天,门店接待顾客人次同比去年同期增长约65%;端午节三天假期,受出游、演唱会和夜间消费的带动,杭州、厦门、长沙等地的部分海底捞门店日翻台次数超过了9次。而去年同期,餐厅整体翻台率仅为2.9次/天,同店翻台率为3.0次/天。
今年上半年,如此拼命的海底捞交出了亮眼的业绩。
7月30日晚间,海底捞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预计不少于1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幅超过23.7%;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预计超22亿元。而去年同期,海底捞亏了2.66亿元。公告称,利润增加主要由于翻台率提升,内部管理及营运改善,餐厅经营效率提升。公告发布后,海底捞在7月31日开盘涨超11%,随后股价一度涨超13%。
图源:海底捞
口罩前的2019年,海底捞全年净利润为23.45亿元。2021年,因为战略误判,海底捞又亏损了41亿元。2018年至2020年,海底捞净利润总额约为43亿元。这次亏损相当于亏掉了上市以来的绝大部分利润。
亏损之后,为了扭转颓势,海底捞在2021年11月启动“啄木鸟”计划,关停近300家经营未达预期的门店并强化内部管理和考核。2022年下半年,海底捞启动“硬骨头”计划,重开过往关停的部分餐厅。数据显示,2022年海底捞全年新开24家海底捞餐厅,同时有48家曾关停的餐厅恢复营业。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海底捞在中国大陆地区经营1349家餐厅,在港澳台地区经营22家餐厅。
如今,从数据上来看,海底捞2023年上半年22亿元的净利润已经达到2019年全年的94%。也就是说,经过一系列的调整措施,海底捞终于走出了阴霾。
在这个火锅赛道“激烈内卷”,产品同质化严重,钱越来越难挣的时代,再一次抓住了消费者心的海底捞,做对了什么?
1.深刻洞察市场,发现新商机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达到19.33万场,同比增长400.86%;演出票房收入达到167.93亿元,同比增长673.49%;观众人数增至6223.66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10倍。下半年的演出市场将持续火热,甚至已经有演出排到了2024年8月。
演出结束后公共交通停运,人流量大导致的打车困难,一直是一个痛点,只有海底捞将这个痛点转化为了商机,为追星女孩们提供了afterparty场所。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下半年演出市场的持续火热,海底捞大巴将成为演唱会标配的售后服务。此举不仅为门店增加了客源还增加了品牌的曝光度,可谓是一举两得。
2. 放下身段,走入新场景,走近消费者
中国食品分析师朱丹蓬认为,海底捞面临着场景老化的困境。在第一食品资讯看来,下沉到夜市去开拓新场景,吸引新客群则是其打破此困境的有利手段。
有网友表示,亲眼看见服务员煮的鲜鸭血,品质卫生可以秒杀全99%的小吃同行。还有网友称,希望上更多新品,比如店里卖得好的奶酪鱼柳、炸牛奶。这些客户可能平时不会选择海底捞作为用餐场所,但是在地摊上可以感受到海底捞的品质和服务。这一波操作让海底捞既赚了流量又赢了口碑,还加深了下沉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
3. 激励机制驱动,引导员工创新
海底捞门店一系列的创新行为都来自于薪酬奖励制度的驱动。据悉,海底捞员工的薪资由工资、奖金及分红构成。其中分红是店铺当月净利润的3.5%。无论员工去演唱会捞人还是去夜市摆摊,最终形成的营收都会以分红的形式发给员工,以此来激励员工的创新能力。
海底捞积极整活,努力搞钱的样子,告诉餐饮人,在深刻洞察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突破边界,勇于创新,才能稳坐行业老大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