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赖坤前
4月28日,“i茅台”注册总用户数突破1146万,日均预约人次最高达712.4万。“i茅台”总共投放了77万瓶产品,总交易额达到11.88亿元,
“茅台营销改革关键是渠道。”4月29日,茅台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i茅台’是茅台从产品到商品全链条的链接者,是茅台数字化营销的践行者。”
“i茅台”获得市场热烈反响,体现出茅台在渠道营销变革上的努力:不论是1998年困境时自建渠道,还是黄金十年时发力团购,亦或是2015年以后精细化运作,无一不彰显茅台把握每次市场变化时机,快速实现营销改革的特性。
开启改革之路
向“经销商+专卖店”转变
1997年,郑州的一家亚细亚连锁商场陷入绝境。1年前,亚细亚还作为当地标杆企业,登上央视记录片《商战》。1年后因为资金链问题,创始人王遂舟被迫出走。
次年,茅台因为疲软的大环境,同样面临困境。
茅台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季克良在《季克良:我与茅台五十年》提及:“原来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一下‘门可罗雀’。”
“1998年前7个月,茅台才完成全年计划的30%。”茅台在1999年董事会报告中回忆起,依然心存畏惧。
当时茅台渠道薄弱,沿用“计划调拨加行政批条”的销售模式,缺乏对渠道的掌控力。而反观同时期其他名酒,有的已经依靠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助力以及营销模式变革,已经走上了发展快车道。
面对虚弱的旧模式,8月,茅台成立了销售总公司,挑选了18人员,组建了一支销售队伍开拔全国,投身市场一线。
资深人士透露,当时茅台销售队伍两手抓:一手到大型商超建专柜,去酒店做终端以提升动销;另一手淘汰一批不作为的经销商,同时开拓有实力的新经销商。
最终,茅台只用5个月的时间便销售了1300吨产品,圆满完成全年任务,并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统一分配的原则。
本世纪初,茅台开启了“经销商+专卖店”市场化营销改革。
对于经销商,茅台经过精挑细选,主要选择销售规模在3/10吨的中小经销商,并且在同一个销售区域设置多个经销商,让经销商彼此竞争开拓市场。
和大商相比,小经销商的模式需要酒企投入更多资源维护,更便于茅台管控。
对于专卖店,装修费用完全由茅台提供,降低了经销商的门槛。在“统一设计、统一装修”的作用下,茅台统一风格的专卖店,有利于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起视觉锤,能促进茅台品牌文化快速传播。
茅台提前渠道改革的举措,为此后“黄金十年”快速发展做好了准备。
团购发力,直营起飞
从2001年到2005年,乘着世贸组织的东风,中国经济每年以超过10%的增幅快速增长,并推动了中高端白酒的销售。
为了争夺这部分市场,茅台从2005年开始,以核心消费领袖为突破口,以免费赠送等方式扩张市场。
白酒具有社交属性,酒企俘获一个核心意见领袖,便能占领周边十几个人群。
2008年,一篇题为《茅台为什么能把团购模式变成巨大推力?》的文章中提到,当时茅台有60%左右的销量来自与团购相关的业务。
团购之外,茅台营销渠道逐渐从省级市场向市级、县级下沉,从2001年2011年,终端数量从300多家一路增长到1400多家。
2012年4月,茅台开设了第一家直营店。当时茅台公告称,茅台销售公司将以8.5亿元的投资上限,在全国31个省会市场和直辖市设立31家全资自营公司。同月,茅台开设了第一家直营店,标志着茅台直营体系正式进入历史舞台。
直营渠道的建设,加大了茅台对渠道的掌控感,为保证市场价格稳定打下基础。
应对危机,降低经销商门槛
2013年,受“三公消费”限制影响,白酒销量疲软。
根据财报,茅台当年前6个月的净利润为74.28亿元,同比增长3.61%,增速创2001年上市以来最低,预示着茅台再次走到十字路口。
2013年7月,茅台放低经销商门槛,启动了招商计划。如果购买30吨飞天茅台,且一次打款6365.6万,便可在次年成为茅台经销商,并获得10%的返点。这一举措实现了双赢,既给经销商实惠,又有利于茅台完成年度指标。
“从2013年4月份开始,53度茅台酒销售逐步回暖。2013年1月至3月销量同比下滑30%左右,但是1月至5月销量已经回升到仅下降15%。”张小军、马玥和熊玥伽在《这就是茅台:千亿企业成长逻辑》如此写道,在同年茅台营收正式位居行业第一。
2014年6月,茅台代理权门槛进一步降至800万-1000万元。在鼓励政策下,不少经销商选择和茅台同舟共济。江苏靖江一经销商,甚至将所有积蓄全都用于采购茅台。
多年后,在纪录片《人生致味》中,一位经销商的孩子回忆说,当时母亲疯狂进货的理由很简单,市场远远供不应求。
2015年12月20日,在经销商大会上,茅台领导层激动地宣告,集团终于熬过寒冬。
经历2013年危机,茅台检验了渠道的抗风险能力,培养了一大波忠实的经销商,推动了茅台渠道后续多元化改革。
直营加码,电商起步
运作精细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从2017年到2021年,白酒产量从1121万千升下降到714.46万千升。在销量萎缩的大背景下,酒企需要在渠道上深根细作,实现价值最大化。
2018年,原茅台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保芳在经销商大会上明确指出,当前茅台酒面临新的任务,核心是营销体制的理顺和完善。
“今后一段时期,茅台酒将不再新增专卖店、特约经销商、总经销商。与此同时,茅台酒将重点扩大直销渠道,推进营销扁平化。”
据2018年年报显示,当年茅台清理了经销商607家。
短期来看,部分经销商的清理会影响茅台的动销。但长期看,茅台通过末位淘汰,能够提高经销商开拓市场的积极性,加快渠道新陈代谢。
根据2018年年报,茅台平均每个经销商的销售额增加了546.33万,增幅达到32.44%,侧面证明了茅台优化经销商的科学性。
专业人士透露,“因为不再新增经销商,对于被收回的茅台酒的份额,大概率会走直销渠道。”
2019年4月19日,茅台公开为400吨53度500ml飞天茅台招商,同时提出由总部集中采购方式、总部统一销售定价机制和价格管控机制、统一的自有物流等要求,来确保企业能够直面终端门店,实现真正直销。
经过3年发展,如今茅台直销渠已经逐渐成熟。根据年报,茅台2021年直营渠道营收达到240亿,占24.65%。
今年2月14日,茅台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在2022年市场工作会中,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出“五合营销”。其中数字融合强调,实施数字营销法,加快补齐新零售短板,构建和完善数字化营销平台,为茅台市场营销注入新动能
3月31日,茅台推出了“i茅台”,发布了53度500ml贵州茅台酒(壬寅虎年)、53度500ml茅台1935、53度375ml*2(壬寅虎年)、53度500ml贵州茅台酒(珍品)四款产品,供消费者预约抢购。
茅台强大的品牌势能,保证了消费者对“i茅台”的关注度;货真价实的产品,保证了庞大的线上预约消费群。自3月31日上线开始,“i茅台”便登顶苹果商店应用排行榜榜首,1小时内,有将近超过200万人次参与申购。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i茅台”累计注册用户突破1146万,累计预约人次达到2亿,累计交易额11.88亿元。
放眼整个互联网,上线一个月用户破千万的细分领域产品也十分少见。“i茅台”能成为热门垂直电商,离不开“五合营销”战略的科学性,离不开茅台多年在渠道改革的实践,更离不开茅台敢于在高光时刻主动求变的经营哲学。
通过后续大数据运用,茅台可以针对不同消费需求,运用科学算法,提供差异化运营策略,从而实现精细化运营C端的目的。
回顾茅台二十四年营销变革,我们能看到行业的三次周期演变:从98年低谷到2003年后的“黄金十年”,从“黄金十年”在到2013年开始的大调整,从行业大调整到现在的白银时代”。
二十四年里,茅台在危机与机遇并存的紧张时刻,不断在经销商、专卖店、团购和电商等方面改革调整。每次变化,茅台都抓准了时机,为下次快速发展打下基础,最终带领全行业进入迈上新台阶。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