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茅台为代表的酱香型白酒在国内市场上掀起了一股不小的风潮。
酱酒风潮不仅席卷了消费者,也对大大小小的酒企产生了影响。我们可以看到,不少酒企都加入了这股酱香潮流的竞争之中,纷纷推出了自己的酱酒品牌和产品,以抢占市场份额。对于酒企来说,这可以定义为战略布局,而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面对市场上冒出来的这么多品牌及产品,则很难真正产生清晰且独特的印象。
品牌同质化,是国内白酒市场发展至今所面临的一个突出现象。以酱酒为例,市面上大多数酱酒品牌都在向消费者传达关于品牌自身历史文化、制作工艺、生产规模之类的信息,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信息早已是陈词滥调了,难以作为消费选择的核心理由。对于酒企来说,以差异化品牌诉求和多元化的产品体系来谋求自身发展本是无可厚非,但在同质化泛滥的今天,这样的市场策略是否能带来真正的效果却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那么,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白酒企业及品牌又该如何寻找新的发展点呢?带着疑问,我们特意采访了酱忠友的曹阳先生及管理团队,并就“酱酒风潮”、“品牌发展”、“运营管理”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
蓬勃发展,还是竭泽而渔
面对来势汹汹的酱酒潮,不少酒企都加入了这场竞争,推出了自家的酱酒品牌及产品,这使得国内白酒消费市场的相关数据猛烈增长。从数字上来看,这波酱酒潮的确为国内白酒市场带来了充沛的活力,而从另一方面来讲,这次的风潮又是否会是对国内白酒市场的一次提前透支呢?“借助风口寻求发展,这对于企业来说无可厚非,白酒行业也不例外。关键的问题在于是否存在用力过猛而导致自乱阵脚的风险。这毕竟是借力行为,而品牌的发展其实更注重自身的内动力,外力一旦消失,很多情况都难以预料。在风口中寻求稳定的基石,才能实现全身而退。”曹阳如是说到。
潮水退去,才知谁在裸泳
“酱酒热”已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不仅表现在市场上不断增长的酱酒品牌及产品数量上,更体现在资本市场的酒企股价之中。尤其是在疫情之下,酱酒市场表现出来的逆势增长态势,更是让消费及资本两个市场疯狂升温。与市场上的火热不同,作为酱酒名门的酱忠友始终在这场潮流之中保持着冷静观望的态度。曹阳表示:“白酒市场上的风潮总是一波又一波,以前是浓香风,现在是酱酒潮,不知道下一次又会是什么。对于酱忠友来说,这种风口性的趋势不是不可借用,只是我们并不过于需求这种借势来作为企业和品牌发展的动力。依据过往的经验来看,等着风口一过,恐怕酱酒市场不只是降温,甚至会是一地鸡毛。不过,对于我们来说,那个时候才是真正显现实力的关键节点。”
明确市场,以需求定发展
以历史文化、制作工艺、生产规模为主的信息宣传是目前白酒品牌同质化的主要原因。面对大同小异的品牌诉求,消费者难免会出现“审美疲劳”。从发展的角度来讲,企业或品牌真正应该做的则是明确市场需求,以提供满足消费的产品。“现在的消费者其实不太会关心你说了什么,他们更在乎的是产品是否满足自身的需求,白酒也不例外。很多时候,过度地重视品牌形象的塑造,而忽略了针对性产品的打造才是一个品牌难以持续发展的核心原因。要有真材实料,而不是各种套话,这才是打开市场,打动消费者的法宝,也是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曹阳说到,“此外,酒企还应明白一件事,自己到底要做哪一块业务。不要东打一枪,西压一手,到处都想占到,反而错失了真正能够带来发展的东西。就好比这次的酱酒热,很多酒企都推出了自己的产品,但是否能够收获效果,这还很难说明白。”
差异本质,凭品质立市场
什么是品牌的差异化?以酱忠友的视角来看,真正的差异化,不在于宣传了什么,而在于做了什么。换句话说,品牌自身的业务和产品才是差异化的真正内涵。诚如曹阳所言,品牌形象的塑造固然重要,但发展的关键还是在于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产品品质,品牌实现差异化的核心因素也在于此。在品牌同质化现象严重的今天,白酒企业更应注重自身业务和产品体系的打磨,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以品质推动发展,而非到处借势,将自己弄得“面目全非”。这份理念与坚守,也是酱忠友没有主动参与进酱酒风潮的重要原因。
据了解,酱忠友是茅台镇老牌酿酒企业的主打品牌,一直以线下实体连锁加盟运营为主要业务。自入市以来,酱忠友凭借着优秀的业务水平和上乘的产品品质已经与多家知名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在这次的采访中,曹阳先生也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思考角度。作为一名八零后,曹阳先生的观点更接地气,既有传统酒业的沉稳,也带着年轻化的新奇。通过他的酒业人的视角,我们对目前国内白酒市场的一些现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酱忠友的独特坚守也让我们思考颇多。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国内白酒市场还将迎来崭新的变化。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