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三角红标美人瓶洋河大曲

酒香醇 + 关注 1个月前

白酒收藏的人知道,在白酒收藏界,有一款藏品价值不亚于茅台任何一款藏品。那就是外销型的三角红标美人瓶洋河大曲,这款产品是继洋河大曲飞天酒标后的另一款外销产品,而且数量太过稀少(据专业藏客透露,整个国内目前不超过10瓶)。关于这瓶酒的来历还不小呢。

老八大名酒合影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国内经济逐渐回暖。于是,在周总理指示下,当时有两款酒获得外销机会,那就是茅台和洋河大曲,而且在相关部门的建议下,这两款酒外销产品上都采用了飞天的标志。这两款酒承载那一非常时期的特殊使命,都成为了经典。
后来,1961年,常出访的周总理要求中国外销酒包装要改一改,更大气一点,当时还负责一些粮油等食品外销的 “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品公司”,要求外销茅台和洋河大曲更改一下包装,考虑如果加入国际元素,要想出和当时国际形象吻合的外销包装。


(出访的周总理)
这个通知下达洋河酒厂时,省领导专门从省里派技术人到洋河,会同洋河进行设计攻关,经过几个月的会战之后,洋河大曲新型的外销包装终于诞生,即在白酒收藏人士中熟知的三角红标洋河大曲,瓶体则开创了第一代“美人瓶”身。模仿飞天神女形体的“美人瓶”在白酒行业第一次正式被使用,后来类似“美人瓶”相继被多家企业使用。而洋河美人瓶起点也相当高,第一次亮相就是国际舞台,可谓是风光无限,也为成为白酒“美人瓶”包装开了一个相当不错的头。
不过在设计过程中,关于酒标上的英文遇到了难关,尤其是洋河大曲四个字,英文怎么翻译?是继续沿用之前飞天酒标的的“Yang He Da Qu”,还是重新创造新的翻译?茅台因为没有大曲等字样,并没有太多纠结,而省里领导就展开了关于要不要大曲的讨论,同时安排洋河酒厂厂领导请示“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品公司”,看是否有其他企业可以借鉴的先例,粮油公司回复是没有,有外销名额的只有茅台和洋河大曲,没有先例可循,请自行酌情解决。

后来,洋河请来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的几位教授过来商讨,一时各种英文翻译涌现,有的按照外国酒工艺还有名字翻译,最终汇报到省里的时候,当时省轻工厅领导看到“Yang He Wine”时,眼前一亮,觉得中国的酒要走向海外,就要遭名字上和世界接轨,不然到海外,别人都不知道你是什么,但是也要保留自己的特色,那就是产品名称,这是不能变的。于是最终拍板采用隔行书写“YANGHE Wine”,区分开酒名和产品品类。虽然,“Da Qu”代表的中国白酒特殊工艺的译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wine”的作为酒的翻译也不是首次,但是三角红标洋河大曲的如今在藏品界的地位,还是让“产品名英文 外文品类英文”翻译成为白酒外文译名的里程碑。 

后来,三角红标美人瓶洋河大曲顺利通过审核,替代之前洋河大曲飞天酒标包装,成为承载那个时代我国和兄弟国家友谊的桥梁。

 

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Top